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50.2亿元,同比增长5.7%,七县(市)区排名总量第一,增速第一。增速高于朝阳市(2.8%)2.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6%)5.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47.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24.7亿元,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78.2亿元,增长4.8%。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1.5:16.4:52.1。
一、农业发展平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4364公顷,粮食产量19.1万吨。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6251公顷,产量84.4万吨,其中食用菌产量11841吨。
二、工业经济增势良好。1-1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4.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8%)22.7个百分点,高于朝阳市平均增速(3.6%)20.9个百分点,七县(市)区排名第一。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成为规上工业新增长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势。202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1%,高于全省(2.6%)10.5个百分点,低于朝阳市增速(14.9%)1.8个百分点。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1.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3.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25.6%。第一产业投资增长较快,第二产业投资占主导地位(占比58.4%),对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起到积极拉动作用。
四、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截至12月末,全市在库项目243个,其中:建设项目209个,建设项目个数在朝阳七县(市)区排名第一,房地产项目34个;在库项目中,10亿元(含)以上项目4个(其中房地产项目2个),1亿(含)—10亿元项目70个(其中房地产19个),5000万元(含)—1亿元项目85个(含房地产8个),5000万元以下项目84个(含房地产5个);2020年全市新入统项目127个(含房地产项目3个),其中:1亿—10亿元以上项目19个,5000万—1亿项目48个,5000万元以下项目60个。
五、建筑业、房地产业逐渐回暖。2020年我市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39家。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市建筑业产值负增长,从第二季度开始逐步回暖,全年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2%。在七县市(区)中增速排名第四。2020年我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2.8万平方米,七县(市)区排名第三;增速15.2%,七县(市)区排名第三。
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领先。1-12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7亿元,总量七县(市)区排名第1,完成年度预算的100%;同比增长10.2%,增速七县(市)区排名第5,增速高于全省(0.1%)9.2个百分点,高于朝阳市(4.2%)6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5.1%。非税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22.7%。
七、金融市场稳健运行。1-12月,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72.2亿元,同比增长15.4%。增速高于全省(8.4%)7个百分点,高于朝阳市(13.5%)1.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3.3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低于全省(5.3%)3.5个百分点,低于朝阳市(3.9%)2.1个百分点;居民储蓄本外币存款余额325.4亿元,同比增长16.6%。
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领先。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增速高于全省(-7.3%)12个百分点,高于朝阳市(2.1%)2.6个百分点,7县(市)区排名增速第一。其中: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9.9%,7县(市)区排名增速第一。
九、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20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225元,同比增长9%,五县(市)排名总量第2,增速第1。增速高于全省(8.3%)0.7个百分点,高于朝阳市(8.6%)0.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