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政民互动>新闻发布会
凌源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扎实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 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发布日期:2025-10-31 信息来源:凌源市

凌源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

(扎实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 全面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凌源市水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陶雪峰


水是生命之源,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农村饮水工程754处,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9%,受益人口22.05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不仅解决了广大群众“有水喝”问题,更实现了“喝好水”的目标。

一、加强领导,编制规划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供水工作,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提出对农村供水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要求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合力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编制了《凌源市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到2035年,基本实现全市农村供水全覆盖,农村供水工程体系、良性运行的管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农村供水现代化,让农村居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二、科学规划,分类实施

全面推进“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建立健全从水源到水龙头全链条全过程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计划到2030年,初步形成体系布局完善、设施集约安全、管护规范专业、服务优质高效的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格局。农村供水水质总体达到当地县城供水水质水平,供水保障程度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升,长效管护体制机制逐步确立。

三、政策支持,机制兜底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保障,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持续推进。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办法》《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办法》,明确各方责任,做到科学管理,推动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整体提升;落实“三个责任”,通过政府网站公示责任主体信息,在所有供水工程现场设立统一公示牌,明示维修与监督热线,确保群众诉求响应及时;水务局制定《村级水管员绩效考核办法》,通过量化巡查频次、记录完整性等考核指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倒逼村级水管员提升责任意识。制定了《农村供水工程应急方案》,确保高效应对快速处置全市农村季节性缺水及突发供水问题等情况,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四、创新管理模式,推进县域统管

聚焦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要求, 统筹考虑各乡镇(街)农村供水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全面推进凌源市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及专业化管护。形成政府主导、行业监管、专业运作、县级统管、分片到点的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运行管护格局。

凌源市水务局(监管单位):为农村供水行业监管部门,统筹负责推进县域管护及专业化管护工作。建立县域统管及专业化管护模式,落实政策及资金,组织开展监督检查、考核验收等。

凌源市水务事务服务中心(统管单位):具体负责推进县域统管及专业化管护工作。负责落实各级协管主体,加强对协管单位管理人员的技术指导,做好群众节约用水、用水付费宣传等。

各乡(镇、街)人民政府(协管单位):负责制定专业化管护、巡查维护、维修抢修、应急供水等工作制度;加强农村供水专业化管护等工作的沟通协调;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应急预案,落实应急物资储备,及时演练,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完善监督举报问题受理、响应、回访机制,畅通渠道,高效答复处理等。

各村民委员会(运行管护单位):负责范围内的农村供水工程的日常运行、水费收缴、工程看护、巡查及简单的维修工作等。做好群众节约用水、用水缴费宣传等。

五、多措并举,保护水源

加强水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依法对乡镇级水源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在保护区内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有影响的生产经营活动;大力防治产业污染。严禁在饮用水水源地附近发展有污染的产业。

六、下步打算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农村供水设施升级改造,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全面推行“县域统管”模式,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推进我市农村供水向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迈进,使农村供水这一惠民工程更好地发挥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