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凌源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下,全体教育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补齐五育并举短板,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坚持政治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制发了《2024年度凌源市教育系统重点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考评办法》;建立“一校一册”干部档案;举办学校中层正职领导岗位能力提升培训班;参加教育系统、卫健系统党务工作者培训;开展教育系统党纪学习教育;召开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推荐朝阳市凌源市“两优一先”评选对象,开展凌源市教育系统“两优一先”评选活动;确定2024年学校预备党员拟发展对象8名;做好朝阳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二是强化意识形态建设。把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及对基层学校考评之中,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分析研判,进行意识形态问题排查,及时控制舆情发酵,守好教育阵地。三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利用周末补课高峰时段对城区重点部位进行巡视检查,2024年查处在职教师违规补课三起,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人次;召开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大会,与各校签订行风建设责任状;召开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大会。
二、坚持多措并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成立“学前名师工作室”,遴选72名名师工作室成员;对申报晋级的11所幼儿园进行评估定级,晋升为三星级1所、二星级6所、一星级4所;撤并、撤销27所办学条件较差幼儿园。二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展全市思政“三精、一名、一干”评选活动;评选凌源市级“名班主任”49人;开展凌源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示范校评选活动;开展第二批凌源市中小学书香校园示范校创建活动;组织全市师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开展2024年“青师跟培”工作等,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三是有效巩固高中教育成果。组织三所重点高中学生代表参加朝阳市高考备考培训;阶段性召开高考备考调度会;全市600分以上考生225人,在朝阳各县市之中领先,清华大学录取1人。四是推动职业教育实用高效发展。610名学生升入大专院校,录取率达到88%以上;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5G”专业、“无人机”专业;安排学生600多人校外岗位实习;共培训特种行业焊接与热切割等计912人次,开展学生技能等级证书考前培训620人次;成功申报“千名专家进园区”项目3个。五是巩固“双减”工作成果。对全市3家民办学校及53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了年检工作;推进校外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设立审批工作;凌河小学等三所小学被评为“朝阳市“双减”特色学校”。
三、强化队伍建设,持续提升担当履职能力
继续实施“三名工程”。组织推荐凌源市级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共计300人,并完成“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培养对象试课活动。为解决市直中小学教师不足问题,通过考试从农村中小学选拔50名教师,充实到了市直中小学;完成2024年度教师招聘工作,新招聘的200名教师充实到了第三高级中学、市直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农村中小学,为全市教育均衡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四、做好为民服务,不断优化办学环境
一是持续改善办学条件。2024年,教育系统实施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5016万元。目前,四初中新建教学综合楼建设项目已完工,计划办理竣工手续;二高中教学楼建设项目已通过主体验收,进入装饰、装修工程,消防水池及连廊等附属工程同时进行中;凌源市各学校运动场地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工;一初中新建体育活动室及运动场地建设项目,前期手续已完成,正在进行图纸审图、造价评审,准备招标。二是提升教育信息化能力。全市26所初中免费安装可自行进行外语听力口语质量监测的软件;开展外语听力口语系统训练应用线上线下培训2次;第二批“数字课堂”试点项目建设20所学校;完成凌源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县级验收及推广工作。三是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召开教育系统安全管理暨培训等会议6次,与各校校长签订安全责任状68份;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家校沟通,《致家长一封信》回收《回执单》20余万份;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观摩活动1次,各校开展防火防震疏散逃生演练共计137场次;对各校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共发现隐患386处,下发整改通知书205份;对城区学校开展管制刀具专项排查7次;联合政法委等部门对城区校园周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进行了9次综合整治。四是加强食堂安全管理。召开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书记(校长)、后勤人员及食堂管理人员参加的业务培训会议,与学校“一把手”签订《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责任状》68份;制发3个文件;完善和补充8项制度;开展片区调研,听取各校情况汇报,分析问题,查找差距,落实整改措施;对全市91所食堂开展全面检查,下发整改清单91份,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五是精准化推进学生资助。2024年春季学期精准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49人,其中脱贫家庭学生1546人,监测户家庭学生144人,打卡发放各项资助金392.25万元;为普通高中和中职学生减免学杂费288.39万元。2024年春季为脱贫家庭和监测户家庭学生减免各项就学费用264.39万元。适时启动生源地助学贷款审核办理工作,共为4550名贫困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5421.5万元,贷款人数和金额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