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为何要推进全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答:不能因为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就认为感染风险较低,暂时不需要通过接种疫苗来增加防护。欧美国家都在开展大规模疫苗接种,预计今年6月至9月将基本完成免疫屏障的建立。之后一旦全球开放流动,随时可能因传染源引入而导致疫情在国内流行,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将会面临很大风险,所以必须通过推进全人群接种,及时构筑最大免疫屏障,早日让更多人群获得免疫力、保护力。
问:国产疫苗安全与有效性是否有保证?有哪几种疫苗可供接种?
答:前期临床试验表明,国产疫苗全程接种后90%以上受种者都会产生保护抗体,保护效果明显。国产疫苗安全性有充分保障,仅少数人接种后接种部位有红肿、硬结、疼痛,极少数人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无需处理,一般1-2天可自行恢复。从目前我市接种情况看,未监测到严重异常反应,更进一步证明我国生产的疫苗是安全的。现在我国有3款灭活疫苗和一款腺病毒载体疫苗附条件上市、一款重组蛋白疫苗获批紧急使用。
问:新冠疫苗适用什么人群?
答:18周岁及以上人群。
问:两剂疫苗间隔多久比较好?
答:首剂接种之后,接种第二剂间隔要求≧3周以上,尽量在接种第一剂次疫苗后8周内尽早完成第二剂接种。
问:两针能否使用不同产品?
答: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问:新冠疫苗能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吗?
答:暂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问:哪些人群不适合接种疫苗?
答:通常的疫苗接种禁忌包括:
(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妇女。
问:特定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建议由哪些?
答:(一)60岁及以上人群。60岁及以上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目前,4个附条件批准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研究纳入该人群的数量有限,暂无疫苗对该人群的保护效力数据。
但Ⅰ/Ⅱ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该人群疫苗接种安全性良好,与18-59岁人群相比,接种后中和抗体滴度略低,但中和抗体阳转率相似,提示疫苗对60岁以上人群也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建议接种。
(二)慢性病人群。慢性病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
(三)育龄期和哺乳期女性。如果在接种后怀孕或在未知怀孕的情况下接种了疫苗,基于对上述疫苗安全性的理解,不推荐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采取特别医学措施(如终止妊娠),建议做好孕期检查和随访。对于有备孕计划的女性,不必仅因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而延迟怀孕计划。虽然目前尚无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哺乳婴幼儿有影响的临床研究数据,但基于对疫苗安全性的理解,建议对新冠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哺乳期女性(如医务人员等)接种疫苗。考虑到母乳喂养对婴幼儿营养和健康的重要性,参考国际上通行做法,哺乳期女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建议继续母乳喂养。
(四)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免疫功能受损人群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目前尚无新冠病毒疫苗对该人群(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艾滋病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该类人群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反应及保护效果可能会降低。对于灭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根据既往同类型疫苗的安全性特点,建议接种;对于腺病毒载体疫苗,虽然所用载体病毒为复制缺陷型,但既往无同类型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数据,建议经充分告知,个人权衡获益大于风险后接种。
问:接种完疫苗后需要注意什么?
答:接种完疫苗后,要在留观区留观30分钟,没有异常情况才可以离开;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接种期间不要酗酒、剧烈运动,保证充分的睡眠、休息;接种后按压棉签需扔进指定医疗垃圾桶内,不得带走;如出现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时,请及时就医并报告接种单位。
问:病毒变异对我们疫苗有效性是否有影响?
答:病毒的小变异并不会影响疫苗的抗原性,也就是说没有产生保护性抗原的变异,疫苗就会有效,尤其是全病毒灭活疫苗。即便是在新冠病毒出现大变异的情况下,我们在国家疫苗专班、药监局等相关部门的快速处理指导下,也可以迅速应对、有效应对,相关变异株的疫苗研发目前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我国下一步新冠疫苗接种计划?
答:目前全国各地正在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安排,按照“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原则,做好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人群的接种工作,集中力量在疫情发生风险高的大中型城市、口岸城市、边境地区来开展接种。先期安排了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高等院校的学生和教职工、大型商超的服务人员等人群接种疫苗。同时积极稳妥推进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者这些人群接种,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各地按照既定的任务目标,合理制定了接种计划,迅速推开各项工作。下一步,将继续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一方面积极稳妥拓展接种服务能力,优化疫苗的配送流程,提高流转和运输效率,科学安排疫苗周转数量,要求不得积压库存,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接种点和接种台数量,满足群众的接种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部门联动,协调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来加强疫苗的供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