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凌源市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社区治理的新路径,通过下好升级阵地建设、育强全科社工、打造红色物业“三步棋”,切实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让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攀升。
推进“阵地建设”,活动场所更温馨更聚心。坚持高点定位、高标推进,持续深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对全市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升级,打造“基础设施完备、功能布局合理、标牌悬挂规范”的高标准红色堡垒。同时,强化互联网技术运用,创新“智慧社区、智慧物业”服务模式。以花墙子社区为试点研发智慧社区一体化管理平台,建立住户、楼宇、设施、困难诉求等基础数据库,形成“民情数据网”,开放物业企业服务端、社区政务服务端及居民生活服务端3个端口,共享数据及资源,夯实治理基础。
培育“全科社工”,队伍建设有力更用心。加强“全科社工”服务队伍教育培训,结合社工队伍工作实际,科学设置了社区社会工作、网格化社会治理、新闻信息采集与编写、社工必备礼仪等12个全科社工课程,依托网上视频会议系统,每月定期对全市37个城市社区的279名社区“两委”干部和59名专职社区工作者开展专题培训,全面提升社工干部专业素质能力。设立“全科社工”服务窗口,打造“全科社工服务、网格管理服务”模式,明确责任人AB岗服务,强化“一人多岗、一专多能”全岗通服务,让群众办事更方便、社区服务更暖心。组织开展社区群众需求线上微信群“大调查”、线下网格员“大走访”活动,根据群众需求,分类别提供精准服务,用心用情用力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服务水平,累计发现并解决群众大小难题140余件。
打造“红色物业”,治理服务凝心更贴心。积极推行党建引领下的“红色物业”管理服务模式,推动全市338个小区管理全面升级。在88个物管小区全面推行物业服务“1、3”协调共治机制,即“组织部门牵头、物业行业党委指导、街道党工委负责、社区党组织落实”的四级联动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社区“四方联席会议”,每月定期研究社区治理问题,明确承办主体、办理时限和办理进度,实现“申请-交办-督办-办结-评价”全流程闭环处置。截至4月底,累计帮助社区解决社会治理等问题428件次。同时,开展物业服务提质攻坚活动,对全市55家物业企业开展星级物业服务评价活动,提升物业服务质量。针对其余250个无物管小区,社区积极引导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或自管会,并制定相关自治标准和规范,探索推行“社区监管、居民微自治”模式,实现了居民有事共议、小区有事共治、费用收缴公摊的小区管理新格局。